我的读书笔记:法国思想家帕斯卡《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》

2025-07-03 09:38:06 世界杯高清直播

大智慧的人也会有信仰,他们用理性地推理,用科学的认知追求对上帝的虔诚,例如牛顿、爱因斯坦… 几乎所有美国总统都是虔诚的基督徒。

要命的是介于纯朴和大智慧这两者中间的人会很不幸,他们的理性还没有达到智者的境界,但他们又没有纯朴到前者的地步,所以,只能依靠自己很靠不住的中等智力,处于一种十分尴尬的境地。于是,他们会说,信仰是愚人的选择,我又不蠢,所以我不考虑信仰这个问题。我只看中眼前看得见的利益,摸得着的东西。

中间数,往往代表了你我身边的绝大多数人,是我们浮躁的来源,也是痛苦的根源。因为我们没有信仰,唯一的信仰就是搞钱 ,当然不是说搞钱不好,也不代表有信仰的人就一定幸福,道德水准就一定高,只是说有了信仰,我们内心会有一份依赖,做事会有一些底线,你知道你有些东西是不能碰的,你碰了会有人在盯着你,你会受到惩罚,来生没有,死了也会被抽打,这就是信仰的力量。

当人忧伤时,哲学和科学有时是不能提供安慰的,但是心中有信仰的人可以得到心灵的安宁。我们认识人和世界以及这两者的关系,就必须依靠理智的思考以及观察实验。

帕斯卡思想的光芒点:

1、一个人越理性,就能越发现每个人都有创造力,只有平庸的人才会觉得人和人之间没有区别。

我的解读:你是否发现你的亲戚或者你的同事朋友,越是混的好的人,知识渊博的人,相对来讲会谦虚一点,谨慎一点,礼貌一点,看人也会多一些欣赏和鼓励。因为他们也是从基层摸爬滚打积累出来的,他们相信付出就有机会,他们会用发展的眼光看人和做事,目光会放得远一点。

与之相反的,越是混的一般的人,反而会自以为是,有点小成绩,有点小钱就嘚瑟。也不怪他们,其实他们也很可怜,井底之蛙才会认为自己看到的天空就是全世界。这就是人与人思想的差别,也是区分精英与平庸的差别。

2、爱一个人往往是因为Ta让我们有感觉,他展示的可能不是他最珍贵的部分,而是我们自己的,如果理智上还有交集,我们必然会心生爱意。只有心灵愿意敞开,我们才会张开耳朵聆听。时间会治愈忧伤,因为我们会改变成另外一个人。

我的解读:爱的感觉不是一时的荷尔蒙冲动,也不是被爱情冲昏头脑的感性,真正的爱情是要经过时间的考验,不是靠对方嘴巴说什么,况且说的话也可能是骗人的谎话,要看对方为此做什么,行动往往比语言更有力量。

3、当我们习惯了用坏的原因解释自然现象,即使发现了好的原因,也不愿意用好的原因来解释。对于一个人来说,最痛苦的事莫过于全然的休息,没有激情,无事可做,没有娱乐,也不学习。这时他会感到自己的渺小、凄凉、匮乏、脆弱、虚无、灵魂深处很快就会升起倦怠、忧郁、悲哀、烦恼、躁动、绝望。

我的解读:一个人要是习惯性的悲观,很容易产生厌世情绪,不单单影响自己也会影响家人,这叫负能量,非常糟糕的负能量。尤其在孩子成长阶段,做家长的不要在孩子们面前唉声叹气,抱怨这抱怨那,不要说别人的坏话,不要愁眉苦脸。

前几天我一个朋友跟我讲,一个拆迁户一下子得了17套房子,整天打牌,妈妈也打牌,爸爸到处晃荡,完全没有家庭的温暖,看人也是高人一等的样子。这是一条很可怕的深渊,他们家正慢慢地滑向深渊,最后是没有人救他们。有钱了这样的活法真的好吗?但凡理智一点的人都会去深思的。

4、人无法战胜死亡、凄凉、不懂得太多,所以把消费装满大脑。假如人是幸福的,那么越集中精神思考自己,就会感到越幸福。我们和天堂或地狱之间,距离只有一生,而生命是世界上最脆弱的东西。灵魂必灭还是不灭,这自然决定了两种不同的道德面貌。

我的解读:以前我很惧怕死亡,经常会想到小时候农村,有老人过世时散路灯,扎纸糊的花轿,坟头烧纸这些场景,想想就会害怕。可我书读多了就会慢慢地缓解对死亡的恐惧,这是读书的好处之一。

死亡是换一种方式继续活着,不过只是极少部分人能被上帝拣选到。例如苏格拉底,柏拉图,牛顿,培根,帕斯卡,等等。他们死了几百上千年,崇高的精神一直在影响着我们。

5、智慧把我们送回童年,你们若不回转,变成孩子的样子,断不得进天国。我能想象一个人没有手、没有脚,或者没有头,但我无法想象一个人没有思想,那他就成了一块石头或一只动物。

人因有思想而伟大,人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,正因为有了思想,我们才可鼓舞自己,而不是通过我们无法填充的空间和时间。所以,让我们好好思想,这是道德的原则。

我的解读:对大部分人来讲,读书是一个人获得智慧最好的方法,也是最容易实现的手段。我当然知道,要行万里路,要阅人无数,要多些体验和经历,要知道诗和远方是需要花钱花时间的,不是每个人都能想走就走的。但是,买一本几十块钱的书,睡觉之前翻一番,还是能做到的。

把刷抖音时间用来阅读,一刷一个小时,这一个小时用来读书,时间久了自然就能养成读书好习惯,自然会增长知识,自然会形成自己的思想。抖音里碎片化的信息只会让我们沉迷于此,有种堕入深渊的虚无感。

6、宇宙通过空间囊括了我,吞没了我,使我犹如一个原子,但我通过思想,囊括了整个宇宙。

我的解读:一个人可以在丰富自己时代的同时,并不属于这个时代,他可以向所有时代诉说,同时他不属于任何特定的时代。一个人可以创造属于自己的时间组合,决绝接受时间规范强加的任何限制。

7、人灵魂的伟大就在于懂得自己永远不会太高,也不会太低。欣赏画作,站得太远或离得太近都不适合,欣赏只能在一个最适宜的地方。出生贵族是一大优势,这使一个人十八岁就能跻身上流社会,为人所知,受人尊敬,而别人可能要到五十岁才能实现这一愿景。他不费吹灰之力赚了三十年。

我的解读:人与人保持适当的距离很有必要,彼此没有压迫感,做事也一样,把自己逼迫得太紧,高度紧张,反而得不偿失。慢一点不是坏事,太快反而没有思考的时间。

要承认,人与人是不平等的,人与人运气是不一样的,要承认别人轻松就能伸手拿到的东西,你可能要辛苦一辈子,甚至一生都拿不到。要承认投胎找个好人家也是上辈子修来的福分。要承认,自己的性格和能力,在某些方面确实不擅长。承认这些也是四十不惑的表现,这一点也不傻,是活得通透的表现。

结束语:

每次逛书店,就像女生逛商场一样,总觉得书房缺一本书。你说,读一本书就能上天了吗?显然不能,只是长期的阅读已经养成了爱买书的习惯。当然有人说,可以看电子书,手机上看。我还是认为纸质书更有体验感,就好比谈恋爱,你也可以在手机上看韩国爱情片,东洋 “小电影。” 但是为何还要在现实中去找对象,这就是体验感,真实的可触摸的体验感。

还有一个很重要点,每次买书花不了几个钱,一般人每次也就一两百块钱,读书还会帮我们剔除不必要的社交,增长我们的智慧。

作者一辈子的经历和经验浓缩在一本书上,你用一杯装B的咖啡钱就能买一本书获得别人一辈子的才华,这样的买卖多划算,多好 。读书起码是正道,不会走偏,我还没有听到读书能把家里读穷的。

鸿彬

2021年6月1日于深圳办公室

相关文章:

演员周星驰:做人如果没有梦想,跟咸鱼有何区别?

公知高晓松: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,还有诗和远方

关于作者

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